“以前进口人工膝关节要5万多元一个,冠脉支架要4万多元一个,有了国产产品之后,它们分别降价到3万元和2万多元。在医疗器械行业,有了国产知识产权的产品,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会降到以前的一半左右。”

  ——长江学者、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

  为何鼓励国产原创

  “有了国产知识产权,进口产品价格能降低近一半”

  目前,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里,中国创造能占据多大比例?长江学者、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介绍,分为3个层次:

  低端产品方面,比如医用耗材、一次性医疗用品(注射器、输液管、输液袋等)领域,国产产品占据主流,产品质量基本都能得到保证,还可出口创汇。这些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,基本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。

  在中低端领域,比如性能和规格方面较为低端的超声仪、监护仪、X光机等,国产与进口产品市场争夺很激烈。这一块,国产能占到50%左右,质量与国外差距不大,但面临国外著名品牌公司的日益挤压,乃至收购。

  在中高端领域,进口产品占据主流,整体达90%以上。更重要的是,这类产品的核心技术或部件往往被国外公司垄断,国内企业多是进口核心加工技术、材料乃至部件,在国内进行系统整合和组装,产品利润率较低。

  樊瑜波介绍,若以60分为质量合格的话,高端产品中,咱们的产品在70分以内,部分优秀的能达到80分以上,而进口产品基本能在90分以上。

  既然进口高端医疗器械质量比国产的好,为什么还要自主创新,而不直接买进口产品呢?樊瑜波说,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国产自主品牌产品与进口产品竞争,医疗器械的市场价格才会下降,才能使得老百姓真正受惠。如果大部分产品都采购进口产品或使用进口品牌的产品,国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。

  “以前进口人工膝关节要5万多元一个,冠脉支架要4万多元一个,有了国产产品之后,它们分别降价到3万元和2万多元。”樊瑜波说,“在医疗器械领域,这样的例子很多,有了国产知识产权的产品,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会降到以前的一半左右。”

  在国内,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销售比例为1∶3。在发达国家,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销售比例接近1∶1。樊瑜波认为,在我国基层医院,比较严重的药物滥用和先进医疗器械使用不足同时存在。如果能补上医疗器械的短板,很多疾病在基层就能预防,早期诊断、早期干预、合理治疗,则整体医疗费用还会下降,且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。